每年八月之後,似乎是我們這裡的蘋果季節(毫無根據,只憑個人臉書朋友出現採蘋果照片的經驗推測),看了別人採了兩年蘋果,我和博士生卻始終停留在嘴巴上講講,卻完全沒有想付諸行動的意思。
終於,今年博士生的某位同學提出邀約,於是在十月初某個天氣清朗的禮拜六早上,我們難得的早起出門,就為了體驗所謂的採蘋果(真是十足的城市鄉巴佬!)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說,如果直接拿蘋果籽去種的話,長出來的蘋果酸到不能吃,所以早期的美國先民們,都是拿蘋果來做成一種叫 apple cider 的飲料或是弄成蘋果汁。美國歷史上還有個傳奇人物 John Chapman 外號叫 Johnny Appleseed,早年 Disney 還把他的故事拍成動畫(不過當然,被拍成動畫就與事實有些差距了),但總之,蘋果在美國歷史中是有些地位的。
剛說到 apple cider,現在的 apple cider 大多是無酒精飲料了,如果含酒精的話通常會特別標示或寫 hard cider。我和博士生剛喝到時覺得超好喝,尤其如果又切些柑橘類水果和檸檬一起下去煮的話更好喝。但後來發現,可能因為做成 cider 的蘋果通常是酸蘋果的關係,cider 的含糖量都不低,看標示從 20g/240ml 到 30g/240ml 都有(參考:可樂差不多是 26g/240ml),害我完全不敢再多喝。另外看過博士生的加拿大同學,cider 加水果煮熱後混 vodka 喝,這或許之後可以嘗試看看。
終於,今年博士生的某位同學提出邀約,於是在十月初某個天氣清朗的禮拜六早上,我們難得的早起出門,就為了體驗所謂的採蘋果(真是十足的城市鄉巴佬!)
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蘋果園啊!其實果樹比我想像中的更小株。
此種蘋果據說過酸不宜食用,只適合拿來做成果醬或蘋果派。
雖然是一磅一美元的價格,但這些蘋果的品質都很不錯,只是形狀沒有外面賣的好看而已。
不同品種的蘋果樹外表差異很大,有的葉密枝粗,有的葉稀枝細。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說,如果直接拿蘋果籽去種的話,長出來的蘋果酸到不能吃,所以早期的美國先民們,都是拿蘋果來做成一種叫 apple cider 的飲料或是弄成蘋果汁。美國歷史上還有個傳奇人物 John Chapman 外號叫 Johnny Appleseed,早年 Disney 還把他的故事拍成動畫(不過當然,被拍成動畫就與事實有些差距了),但總之,蘋果在美國歷史中是有些地位的。
剛說到 apple cider,現在的 apple cider 大多是無酒精飲料了,如果含酒精的話通常會特別標示或寫 hard cider。我和博士生剛喝到時覺得超好喝,尤其如果又切些柑橘類水果和檸檬一起下去煮的話更好喝。但後來發現,可能因為做成 cider 的蘋果通常是酸蘋果的關係,cider 的含糖量都不低,看標示從 20g/240ml 到 30g/240ml 都有(參考:可樂差不多是 26g/240ml),害我完全不敢再多喝。另外看過博士生的加拿大同學,cider 加水果煮熱後混 vodka 喝,這或許之後可以嘗試看看。
看起來好小顆的蘋果~沒想到有釀成蘋果酒喔!@@
回覆刪除其實只有偏粉紅色的富士蘋果比較小顆,其他種的蘋果都滿大顆的,甚至比一般在超市看到的還大,只是形狀比較不漂亮就是了。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