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海灘婚禮體驗與佛羅里達海濱度假─Panama City, Florida

全拜大學同學之賜,大叔我在十一月中得到了一個去 Panama City 度假一周的機會。Panama City 在佛羅里達州的西北方,相較於著名的邁阿密和奧蘭多,應該是比較少人知道的度假聖地。

博士生因為學校在感恩節有放一周的假,對於這個剛好配合的度假行程自然也是雀躍萬分,而且就在我們出發的那個星期一,黑堡的氣溫正式開始降到零度以下,而我們卻愉快地拖著行李前往一個均溫 20 度左右的地方。

我的大學同學和她的未婚夫在 Panama beach 邊的度假公寓大樓中,幫所有去參加婚禮的親朋好友都訂了房間,感謝她給了我一間有海景景觀的,實在美極了。





從一個小山城到了海邊,而且沙灘又如此美麗,還可以度上一周的假,著實有些興奮啊。才剛到就立刻換裝,脫下厚重的外套、毛衣,換上輕便的 T 恤、短褲到沙灘上走走了。


周一到達之後,直到周六的重頭戲婚禮之前,基本上都是我和博士生自己安排行程,我們去了附近的兩個海濱公園和一個小型的空軍博物館。








逛完博物館出來,剛好遇上一整隊的 F-22 從頭頂低空飛過,才知道原來旁邊就有個空軍基地,怪不得這裡會有個空軍博物館。在更遠一點車程的地方還有一個海軍的博物館,但大叔我是來度假的,對於車程要兩個小時以上的地方都興趣缺缺,所以就只逛了這個博物館。




以上照片是在一個名為 Camp Helen State Park 所拍的,基本上那一帶的海灘,沙都是如此細白,據說被稱為白糖沙,但我是很好奇佛羅里達的其他海灘的沙是長什麼樣子。





上面這些則是在 St. Andrews Park 拍的,這個公園滿大的,而我們主要是在逛海灘,據說有健行步道可以深入野生動物棲地附近,但其實我和博士生對這種充滿「野性」的活動也沒那麼大興趣就是了,當一般的都市俗觀光客在海邊拍拍照就很滿足了。

除了每天看海逛沙灘之外,來到海邊最重要的當然是享受海鮮,畢竟住在黑堡的日子根本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海產可吃。

好不容易可以吃到烤生蠔!

其實關於吃,我和博士生也是先踩了兩天雷才真的吃到好東西。一開始我們還是依照原本的愛好,先找日本料理店,想說這裡靠海又是人口比較多的城市,應該會有水準不差的日本料理可吃,但連試了兩家,都是評價不錯的店,但結果都相當悲劇。最後,還是找當地的美式海產店,才真正吃到好吃的海鮮料理。
(我們推薦這兩家:Dee's Hang OutHunt's Oyster Bar

最後是重頭戲的婚禮,我還是第一次在美國參加婚禮,整個儀式就如電影中常見的那般,但地點在海邊沙灘上,伴著下午三、四點的斜陽,以及穿得美美的新娘與整群也穿得美美的伴娘讓景致更加美好,短而隆重的婚禮只有新郎、新娘與證婚人是主角,其他人無論親友,就只是來參與祝福的一份子。或許是因為台灣的婚禮將儀式與宴客放在一起,所以新郎、新娘的原生家庭也常常是婚禮中重要的一部份,整個氣氛就非常不同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1908──頭等艙初體驗

這次能搭到日航頭等艙都靠博士生在里程點數上的研究,再加上一點運氣,讓我們買到非常特惠的里程,可以用經濟艙的價格買到頭等艙的享受。 整段航程是台北到東京(商務艙)然後隔夜轉機再從東京到芝加哥(頭等艙)。前面台北東京短航程的就沒什麼好說,直接記錄長程段的頭等艙經驗就好。 頭等艙客人在 check-in 時,有獨立的櫃檯,後續的安檢也有獨立通道,大大減少排隊等候的時間。而在日航的成田機場,頭等艙客人是有另外一間貴賓室。   日航的頭等艙 check-in 櫃檯 頭等艙專屬貴賓室 頭等艙貴賓室非常大(但不想造成其他人反感所以沒有拍照),和稀疏的客人不成比例,更誇張的是裡面有個簡單的壽司吧,雖然只提供兩種握壽司和一種壽司卷,選擇不多但貴賓室裡有現捏壽司也是很厲害了啊! 另外貴賓室也供應小有名氣的 Afuri 柚子拉麵(但忘了拍照QQ),口味吃起來我是覺得幾乎一模一樣,只是比較小碗,但這樣的份量反而更適合貴賓室。另外有三支清酒與若干支紅白酒,清酒的部份剛好有一支適合搭餐兩支適合單喝,這樣吃吃喝喝一下子就把等待登機的時間打發掉了。 其實一直到真正搭上飛機之前都還有點緊張,畢竟非常期待人生第一次的頭等艙經驗,但因為是里程點數換的,如果班機取消要換別班會很麻煩,所以很怕有什麼意外讓我搭不了機。而這一切害怕期待落空的緊張終於在踏進頭等艙之後消除了。 這樣兩個人的空間寬度大約是三個 ANA 商務艙座位且略長,差別大概就是躺下可以輕鬆翻身。 所謂的秘書椅兼抬腳墊,下面的空間很大可以同時放進登機箱與背包。 電視螢幕超大! 機上提供的耳機與贈送的男性保溼保養組 登機後送上的香檳 座位旁打開是一個很深的置物空間,大約可放進一個公事包,另外還有傳統的娛樂遙控器。 另一個盒子打開可以看到較新的觸控式遙控器。 登機後先送上迎賓香檳,然後空服就會讓頭等艙旅客依序去換成他們提供的休閒睡衣,這套睡衣穿起來保暖又舒服,而且是可以讓旅客帶走的。 機上餐點的部份與 ANA 商務艙類似,都是好幾道小份餐點,但差別就是更加精緻且用料好上許多。舉例來說這次餐點我最愛的海膽高湯凍,那海膽竟然完全沒有明礬味!不可思議啊,可以在飛機上吃到媲美高級壽司店的鹽水海膽。  ...

熱帶俗的溫帶體驗

身為一個亞熱帶海島國家長大的人,來到美國之後是個標準的「熱帶俗」。話說在11月剛入冬沒多久,社區的管理中心還特地發信通知大家,出遠門離家請勿關閉暖氣,以免屋內水管因結冰而爆斷。像這種「冷」知識,他們不說我還真的不知道,而且為了省電省錢,我們一定會關掉的啊。另外像是氣溫驟降會導致汽車胎壓不足也是來了這裡才知道,當時可是頂著攝氏零下17度的要命天氣出門去修車廠檢查啊! 除了不具備溫帶生活常識之外,沒見過幾次雪也是正常的,生平第一次看到飄雪其實也才3年前,在日本的京都,而且是那種小小的雪,溫度也大約零度而已。現在可以用「而已」來形容攝氏零度,但當時卻已經冷到讓我和博士生兩個人從頭抖到腳,還得在藥妝店買內裡鋪綿的手套和腳底暖暖包。而回想去年11月初,有一天晚上驟降到攝氏3度,再加上風大,體感溫度可能也是零度左右,我記得我光走一段從咖啡店到停車場約30秒的路程就讓我受不了,進到車內還直發抖,連打電話給博士生時,講話都還是顫抖的。 沒想到,就在今年1月遇上近20年來的最強寒流開始,一切有了改變。經歷過那場最低溫降到攝氏零下20度的寒流之後,現在遇到-5度以上的氣溫都覺得還過得去,3度以上可以不穿外套,7度以上又出個太陽的話根本就有點熱了! 然後,就在2月的現在,又遇上近年難得一見的大雪,一場下了20多小時的大雪,真的讓我們大開眼界,博士生還發揮研究精神,每6小時去測量一次積雪高度(其實是擔心第二天不停課而心裡焦急不已 XD)。  這是剛開始下雪後6小時,從屋內拍攝,地面已經開始漸漸積雪,積雪約4吋。 這時是凌晨2點多,已下雪超過12小時,這時的積雪6吋多。 這時是早上8點,積雪已經超過10吋。 過了第二天的下午4點之後終於不再下雪,也漸漸放晴,社區的大草原變成小小滑雪勝地,我和博士生也散步來此湊個熱鬧,雖然我們因為沒有雪板沒有下去參一腳,不過這樣散步看著出來玩耍的人們以及逐漸放晴的天空,倒也有一種經歷了兩個人的「明天過後」之感。 最後就放一張大家在積雪後或多或少會想做的事

2019秋──築地生蠔專門店──地下之粹

這間位於築地場外市場外圍地下室的小店,也是博士生在網路上找到的店。這是一家以日本生蠔為主的專門店,而會想找這樣的生蠔專門店也是因為在美國我們吃過華盛頓 DC 海鮮市場、佛州墨西哥海灘市、德州休士頓和路易士安納州紐奧良等地的生蠔之後,想嘗試看看日本的專門店到底可以提供什麼樣的生蠔。 就像前篇介紹的清酒吧 know by moto 一樣,這是博士生在網路上找到的,但我們一試成主顧,接下來好幾天都一直去品嘗不同產地、不同口味的生蠔。 在這裡吃的生蠔雖然比美國貴很多,但在各方面也都顯示出價格差異所應有的品質提升。這裡的生蠔從日幣三百多到六百多都有,換算成美金的話就是大概是兩塊多到五、六塊美金,相比美國生蠔酒吧 happy hour 的 0.5/1 或 0.75/1 的價格,當然是貴了不少。但在這裡吃的生蠔,每一顆都處理得乾乾淨淨,不像在美國吃生蠔,即使在稍微高級的海鮮餐廳也一樣,不曾把砂土沖洗乾淨。而且每一顆該肥的肥、該鮮的鮮,甚至出現比應有規格小的生蠔時,店家會直接再開一顆補上。在美國吃生蠔完全就是吃粗飽的,以我們先前在休士頓或紐奧良的經驗來說,不吃個十幾、二十甚至三十顆是不會過癮的。但在地下之粹,每顆生蠔都像是萬中選一的菁英,說實在吃個三、四顆頂多五、六顆也就滿足了。而且不單單只是滿足於吃生蠔,而是在這幾顆之間,就能吃到各種口感、口味的生蠔。 這真的是一家非常值得推薦的店,即使築地市場已經搬走了,但築地仍存在很厲害的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