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回到了工作日,博士生一早又得辛苦地去國會圖書館查資料了。而我則一樣地比較晚起,然後自行在築地市場覓食。唯一不同的是,今天我竟然在築地踩雷了!
這家虎杖在網路上頗有知名度,有許多台灣旅客的網誌也都寫過這家店,雖然虎杖有許多分店,而我也只是吃過其中一間,但我覺得在築地吃了這麼多次,這間真的是第一次有讓我被雷到的感覺。首先,那個炙燒海膽,竟然有很重的明礬味!說實在我如果在美國吃到有明礬味的海膽就認了(甚至在台灣我大概也不會這麼生氣),但我可是在築地!這幾天吃過的海膽無論店家等級,沒一個有明礬味的。再來,海鮮丼的蝦子竟然有腥味,我還得向店員多要些芥茉才有辦法把那蝦子和那些海膽全部吃下去....最後,那個螃蟹味噌湯根本只是先煮好的味噌湯再放入蟹腳擺樣子,味噌湯一點鮮味都沒有,非常讓人失望,這樣整頓飯還花了我三千多日幣。
抱怨完了,重點還是今天要走的行程。同樣地,隨興的我,在網路找到一個離築地市場很近的景點,不太熱門,但我也不在意,就只是希望多看過一個地方。
浜離宮恩賜庭園在過去曾是幕府將軍與皇室的獵鴨場,明治維新後還曾一度成為海軍基地,現在就單純是個濱海的日式庭園了(只是滿大的,畢竟以前是獵場嘛)。
就像前天去的清澄庭園一樣,我肯定如果是春夏秋這三個季節來會更漂亮,不過浜離宮恩賜庭園就算是現在冬季,還是更勝清澄庭園一籌。
吉祥寺是今天另一個目標,過去幾次來東京都沒有逛過吉祥寺,這次因為在網路上看到一些介紹,有了一點好奇心,剛好我沒啥規劃,就去看看吧。
這次主要想逛的是吉祥寺附近一條文青小街,名叫中道通,從吉祥寺北口出站後左轉走大約 4 分鐘可達(路口有 Uniqlo 很好認)。
剛進這條小街時,還感受不到魅力,前段還都是些看起來像是精品女裝服飾的店面,走過前 50 公尺之後,就可以開始漸漸體會這條中道通的內涵所在。
當然中道通裡還有其他店面樸實、沒這麼文青樣的在地小超市、小服飾店、小蔬果店、小診所等等。這是一條將在地生活機能與觀光需求完美結合的街道,不需要特別做什麼刻意迎合觀光客的改變,因為觀光客就是為了這份在地生活感而來。
其實從他們的拉麵店就可以看出,沒有英/中文菜單、沒有票券機,就是一家沒打算賺觀光客錢的店,我走進去就有「誤闖」的感覺,不過幸好我還是成功點到菜單上我唯一會說的日文:味噌拉麵。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是,我在這裡的一間帽子專賣店買到很喜歡的帽子,而且店主是我在日本少見愛用英文和顧客聊天的,整個過程聊得很開心,最後我還和他們一起合照(但合照就不放了,不過我的照片有被放到他們的IG上)。
逛完中道通看時間還早,就想把吉祥寺車站北口附近的商店街都看看,果然這裡是東京最適居住前幾名的,生活機能好,環境舒適,而且感覺步調比其他大型商業區慢上一些,多了點悠哉。
晚上和下了工的博士生去吃一家黑喉魚專賣店居酒屋。這家位於東銀座地鐵站出口附近而且還是在地下室的小店其實不太起眼,但整間店只賣黑喉魚料理就好像滿厲害的。店裡還有介紹在不同季節黑喉魚獲是從何而來,但博士生翻譯給我聽之後就忘了.......果然是很不專業的旅遊部落格。
另外這家居酒屋在酒的部份比較著重燒酎,也因此我們嘗試了今生第一次的燒酎。我們點了一套三種不同燒酎的品酒組合,但喝了之後,在日本酒方面仍然是偏愛清酒。燒酎喝起來就像是酒精濃度低一點的高梁,至少香氣很類似,但因為酒精濃度較低,喝下去不會有燒灼感,也不會有從胃部暖回來的感覺。雖然這三種不同燒酎之間香氣略有不同,口感也稍有差異,但大致上就是這樣。
黑喉魚似乎是屬於油脂豐厚類型的魚,在吃生魚片時感覺還不強烈,但吃到烤黑喉魚時就非常有感,吃起來肥滋滋的,之後再吃涮魚片的時候也可以吃到一層明顯的油脂。以前大多只吃魚不認識魚,藉由這種專門店,才比較有機會深入認(ㄆㄧㄣˇ)識(ㄔㄤˊ)某一種魚類。
這整套套餐吃下來說真的不便宜,一個人要一萬日圓(我們吃的是最低價位套餐),但份量其實非常大,我們就算沒吃完涮涮鍋之後的雜炊飯也還是飽到不行。而且當我們很抱歉沒辦法吃完雜炊時,店員還安慰我們說,其實很多人吃完烤魚就飽了(就算是安慰應該也有幾分真實吧,畢竟黑喉魚這麼油)。不過整體而言,就體驗嘗鮮的角度來說,這價位吃個一次是可以接受的啦(顯示為用美國物價在衡量──壞掉啦)。
這家虎杖在網路上頗有知名度,有許多台灣旅客的網誌也都寫過這家店,雖然虎杖有許多分店,而我也只是吃過其中一間,但我覺得在築地吃了這麼多次,這間真的是第一次有讓我被雷到的感覺。首先,那個炙燒海膽,竟然有很重的明礬味!說實在我如果在美國吃到有明礬味的海膽就認了(甚至在台灣我大概也不會這麼生氣),但我可是在築地!這幾天吃過的海膽無論店家等級,沒一個有明礬味的。再來,海鮮丼的蝦子竟然有腥味,我還得向店員多要些芥茉才有辦法把那蝦子和那些海膽全部吃下去....最後,那個螃蟹味噌湯根本只是先煮好的味噌湯再放入蟹腳擺樣子,味噌湯一點鮮味都沒有,非常讓人失望,這樣整頓飯還花了我三千多日幣。
抱怨完了,重點還是今天要走的行程。同樣地,隨興的我,在網路找到一個離築地市場很近的景點,不太熱門,但我也不在意,就只是希望多看過一個地方。
浜離宮恩賜庭園在過去曾是幕府將軍與皇室的獵鴨場,明治維新後還曾一度成為海軍基地,現在就單純是個濱海的日式庭園了(只是滿大的,畢竟以前是獵場嘛)。
就像前天去的清澄庭園一樣,我肯定如果是春夏秋這三個季節來會更漂亮,不過浜離宮恩賜庭園就算是現在冬季,還是更勝清澄庭園一籌。
吉祥寺是今天另一個目標,過去幾次來東京都沒有逛過吉祥寺,這次因為在網路上看到一些介紹,有了一點好奇心,剛好我沒啥規劃,就去看看吧。
這次主要想逛的是吉祥寺附近一條文青小街,名叫中道通,從吉祥寺北口出站後左轉走大約 4 分鐘可達(路口有 Uniqlo 很好認)。
剛進這條小街時,還感受不到魅力,前段還都是些看起來像是精品女裝服飾的店面,走過前 50 公尺之後,就可以開始漸漸體會這條中道通的內涵所在。
入場費要 1200 的神秘店家但我不知道是什麼。
當然中道通裡還有其他店面樸實、沒這麼文青樣的在地小超市、小服飾店、小蔬果店、小診所等等。這是一條將在地生活機能與觀光需求完美結合的街道,不需要特別做什麼刻意迎合觀光客的改變,因為觀光客就是為了這份在地生活感而來。
其實從他們的拉麵店就可以看出,沒有英/中文菜單、沒有票券機,就是一家沒打算賺觀光客錢的店,我走進去就有「誤闖」的感覺,不過幸好我還是成功點到菜單上我唯一會說的日文:味噌拉麵。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是,我在這裡的一間帽子專賣店買到很喜歡的帽子,而且店主是我在日本少見愛用英文和顧客聊天的,整個過程聊得很開心,最後我還和他們一起合照(但合照就不放了,不過我的照片有被放到他們的IG上)。
離開了中道通還是可以看到這種有個性的小店,但明顯風格不同。
晚上和下了工的博士生去吃一家黑喉魚專賣店居酒屋。這家位於東銀座地鐵站出口附近而且還是在地下室的小店其實不太起眼,但整間店只賣黑喉魚料理就好像滿厲害的。店裡還有介紹在不同季節黑喉魚獲是從何而來,但博士生翻譯給我聽之後就忘了.......果然是很不專業的旅遊部落格。
另外這家居酒屋在酒的部份比較著重燒酎,也因此我們嘗試了今生第一次的燒酎。我們點了一套三種不同燒酎的品酒組合,但喝了之後,在日本酒方面仍然是偏愛清酒。燒酎喝起來就像是酒精濃度低一點的高梁,至少香氣很類似,但因為酒精濃度較低,喝下去不會有燒灼感,也不會有從胃部暖回來的感覺。雖然這三種不同燒酎之間香氣略有不同,口感也稍有差異,但大致上就是這樣。
在吃之前會先給客人看即將要吃到的黑喉魚 。
中與左分別是黑喉魚厚片與薄片。
這就是油滋滋的烤黑喉魚。
黑喉魚似乎是屬於油脂豐厚類型的魚,在吃生魚片時感覺還不強烈,但吃到烤黑喉魚時就非常有感,吃起來肥滋滋的,之後再吃涮魚片的時候也可以吃到一層明顯的油脂。以前大多只吃魚不認識魚,藉由這種專門店,才比較有機會深入認(ㄆㄧㄣˇ)識(ㄔㄤˊ)某一種魚類。
這整套套餐吃下來說真的不便宜,一個人要一萬日圓(我們吃的是最低價位套餐),但份量其實非常大,我們就算沒吃完涮涮鍋之後的雜炊飯也還是飽到不行。而且當我們很抱歉沒辦法吃完雜炊時,店員還安慰我們說,其實很多人吃完烤魚就飽了(就算是安慰應該也有幾分真實吧,畢竟黑喉魚這麼油)。不過整體而言,就體驗嘗鮮的角度來說,這價位吃個一次是可以接受的啦(顯示為用美國物價在衡量──壞掉啦)。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