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來東京時就在地鐵站看過東京都寫真美術館的廣告,後來上網看了一下也覺得很有趣值得一逛。這次行程的後段因為又是我一人的自由行,感覺今天就是那個剛好的空檔可以去逛逛。
東京都寫真美術館位於惠比壽附近,從 JR 惠比壽站東口出來,走大約十五分鐘可到達。那整塊區域都值得一玩,附近有惠比壽三越百貨、惠比壽花園廣場、惠比壽啤酒博物館等等,可說是集美食、逛街和知性於一身。如果有看過日劇東京女子圖鑑的話,還可以去米其林三星的法國餐廳 Joël Robuchon 朝聖一下。
不過我這次來只去美術館,其他的先暫時無視。美術館的展覽空間主要是地下層、二樓和三樓,買票時是依照個人參觀意願可以分開購買也可以買全餐,逛越多越便宜,實在非常人性化。而且其實這些展覽可以拍照,真的沒想到竟然有美術館是可以給人拍照的。
我先逛了二樓一位日本攝影師內藤正敏「異界出現」的攝影展,但必須誠實地說,太藝術性的作品真的完全看不懂,不能理解拍攝者想表達什麼,甚至不考慮看懂,單純以美感去理解,也一樣無法領略。一般攝影所說的構圖、光影、曝光等常識在這些照片裡完全沒有意義,這些照片更像是一種意境,像詩,或說是像抽象畫。
來到三樓有好一點,展覽非以單一攝影師為主,而是以"Top Collection: Learning"為主題。這種針對主題的攝影作品,至少我知道畫面要傳達什麼,策展人所挑選的照片也能猜想在某種範圍之內,到這裡才開始進入我能理解的攝影。
最後,地下層是展出日本攝影師協會的參賽得獎作品,至此,已經完全進入「俗人」境界了。完全能理解那些得獎作品為何能得獎,也完全能理解這些攝影師們想要透過鏡頭訴說什麼故事。
整個參觀對我來說,二樓完全像是空白一樣,但三樓與地下層倒是可以引起我的共鳴與興趣。不過另外得說,寫真美術館的參觀動線規劃並不好,二樓、三樓的進出不同門的展覽空間還勉強可以,雖然說三樓的作品編號根本不照順序實在很惱人,但到了地下層更慘,當進出是同一出入口時,簡直是大災難啊!看一半會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錯地方,得隨時抬頭看展覽編號,我是覺得這樣一個大美術館在這方面可以做得更好。
東京都寫真美術館位於惠比壽附近,從 JR 惠比壽站東口出來,走大約十五分鐘可到達。那整塊區域都值得一玩,附近有惠比壽三越百貨、惠比壽花園廣場、惠比壽啤酒博物館等等,可說是集美食、逛街和知性於一身。如果有看過日劇東京女子圖鑑的話,還可以去米其林三星的法國餐廳 Joël Robuchon 朝聖一下。
不過我這次來只去美術館,其他的先暫時無視。美術館的展覽空間主要是地下層、二樓和三樓,買票時是依照個人參觀意願可以分開購買也可以買全餐,逛越多越便宜,實在非常人性化。而且其實這些展覽可以拍照,真的沒想到竟然有美術館是可以給人拍照的。
我先逛了二樓一位日本攝影師內藤正敏「異界出現」的攝影展,但必須誠實地說,太藝術性的作品真的完全看不懂,不能理解拍攝者想表達什麼,甚至不考慮看懂,單純以美感去理解,也一樣無法領略。一般攝影所說的構圖、光影、曝光等常識在這些照片裡完全沒有意義,這些照片更像是一種意境,像詩,或說是像抽象畫。
來到三樓有好一點,展覽非以單一攝影師為主,而是以"Top Collection: Learning"為主題。這種針對主題的攝影作品,至少我知道畫面要傳達什麼,策展人所挑選的照片也能猜想在某種範圍之內,到這裡才開始進入我能理解的攝影。
最後,地下層是展出日本攝影師協會的參賽得獎作品,至此,已經完全進入「俗人」境界了。完全能理解那些得獎作品為何能得獎,也完全能理解這些攝影師們想要透過鏡頭訴說什麼故事。
整個參觀對我來說,二樓完全像是空白一樣,但三樓與地下層倒是可以引起我的共鳴與興趣。不過另外得說,寫真美術館的參觀動線規劃並不好,二樓、三樓的進出不同門的展覽空間還勉強可以,雖然說三樓的作品編號根本不照順序實在很惱人,但到了地下層更慘,當進出是同一出入口時,簡直是大災難啊!看一半會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錯地方,得隨時抬頭看展覽編號,我是覺得這樣一個大美術館在這方面可以做得更好。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