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東京拉麵展(Tokyo Ramen Show)分為兩幕,第一幕是 10 月 24 日~10 月 29 日,第二幕是 10 月 30 日~11 月 4 日,每一幕都有各 18 家來自日本各地的知名拉麵店參展,而我們這次從沖繩回到東京的時間剛好趕上拉麵展第一幕的最後一天。我前後去了三次,包括第一幕一次與第二幕兩次,盡量嘗試了些我有興趣的拉麵。然而我去三次的狀況都有些不同,
這裡是官網資料,可以知道這兩幕分別有哪些日本各地的拉麵店參與。
第一次是我和博士生剛從沖繩回到東京的第二天,而且是個陰雨的禮拜一,去到現場雖然不至於要排隊,但還是不少人,而且不只是我們想像中的拉麵狂、拉麵癡而已,還有不少年輕女生或 OL,也有像是年輕大學生的一群人結伴一起來。
我們這次鎖定了海鮮主題與鴨肉主題的拉麵,畢竟要在有限的食量之內,品嚐最有興趣的拉麵。我們估計大概兩人分食四碗拉麵大概就差不多了,年紀大了,很難吃太多,硬吃多也只會樂極生悲(這就是年紀的烙印)。
上面照片中的四攤拉麵分別是(從左上、右上、左下到右下)「來自千葉的魂麵與ら~麵 あけどや」、「來自新潟的麵家太威」、「來自京都的拳ラーメン」以及「えびそば えび助」。而照片中的四碗拉麵則分別是(同樣順序)「鴨高湯餛飩拉麵」、「極上淡麗貝高湯潮拉麵」、「京鴨紅喉魚干高湯拉麵」和「豬背脂蝦高湯醬油拉麵」。
我和博士生慢慢分食了四碗拉麵之後,一致最推的是鴨高湯餛飩拉麵,雖然餛飩並不好吃,但湯頭、麵條和鴨肉叉燒都實在太棒了,足以打敗後來吃的三碗。我們認定的第二名是另一碗鴨拉麵「京鴨紅喉魚干高湯拉麵」,來自京都的拉麵果然在配色和擺盤上比較厲害,實際吃起來也真的很不錯,湯頭因為京鴨與高級的紅喉魚為基底的確很好,麵條與湯頭的搭配也很好,不過可惜叉燒比較普通。而排在第三名的是「極上淡麗貝高湯潮拉麵」,以貝類為主打的湯頭的確很特別,但一些小細節沒照顧好的話反而讓整體評價降低,譬如說海瓜子的殼會碎裂而跑到湯頭裡,造成喝湯時得小心碎殼。被我們排在最後的「豬背脂蝦高湯醬油拉麵」,則是因為甲殼類高湯如果沒處理好會帶有一種類似蝦膏的腥味,而這方面我們吃起來的確覺得可以更好。
第二次我是和正在東京唸書的朋友一起來,這次已經是第二幕的拉麵參展內容了。那是個風和日麗的禮拜六,結果到了現場果然人超級多,除了買票要排隊之外,每攤拉麵的排隊時間都是十分鐘以上,人氣比較旺的拉麵攤甚至要排上半小時。
這次因為和朋友一起來,無法用共食的方式多方嘗試,於是在各吃兩碗的情況下,我選擇了來自富山的兩家拉麵店「富山ブラック麵家ろは」與「麵バルプライド」合作的「復活!富山ブラック/富山灣スペツルヤら─めん」拉麵(照片左上與右上)。第二碗則是來自埼玉「寿製麵 よしかわ」所做的「黃金の煮干しわんたんめん 白醬油」拉麵(照片左下與右下)。
這個富山黑醬油拉麵不負我期待,簡單而暴力,味道並不複雜但強烈,香氣濃口味重。其實會選擇這攤拉麵完全是一種懷念。好幾年前和博士生第一次到京都玩,我在京都車站的拉麵小路就吃過一次富山黑醬油拉麵並且有了好感,這次的重逢就當作是命運的巧合。
至於第二碗來自的埼玉白醬油拉麵,就是個地雷了。麵條採用高含水率的麵條,湯頭不容易吸入,而湯頭也不是濃厚系的,吃麵時無法把湯頭的味道好好帶入口中。豬肉叉燒處理得也不好,不僅叉燒有肉腥味,還讓腥味跑到湯中,破壞整個已經不強的煮干湯頭。最後最讓人失望的就是湯頭了,號稱煮干的湯頭,但沒有相對該有的鮮味,反而在平淡之中留下沒處理好的叉燒肉腥味!
隔天,博士生和我再闖一趟,她還是想嚐嚐第二幕的拉麵,這也是我的第三次。因為我和她都沒很餓,所以決定共食兩碗即可。
我們這回選的兩家則是:「MENSHO」拉麵店的「岩手がもの塩中華そば」以及「麵処 若武者」拉麵店的「極上六大福島雞白湯~令和元年『雅』バ─ジヨソ~」(照片的左上右上及左下右下)。
這次的兩碗都非常好吃,第一碗也是前一天我朋友點的第二碗,當時他讚不絕口。這次換博士生點來吃,我們都非常喜歡,無論湯頭、麵條還是叉燒都很不錯,要說唯一缺點的話,就實在是太油了些,即使拉麵給了一小片檸檬去膩,效果還是有限,難以喝完整碗湯。
第二碗是主打以六種福島產的放養雞為湯頭的雞白湯拉麵,不得不說湯頭真的非常非常濃郁好喝,雞湯濃到呈乳白色,已超越一般對清澈雞湯的想像,這湯頭是超過經驗不止十倍的雞湯香氣與口感,再加上豪氣的蝦仁與豬肉叉燒配料,而我們又另外加了五百日元包含鴨肉叉燒、香米、雞肉丸子和半熟蛋等加值配料,根本是個豪華全餐。
第二碗拉麵讓我和博士生都非常滿意,抱著心滿意足的心情結束這次拉麵展的探險。來東京這麼多次,這是第一次時間剛好可以配合而來拉麵展湊熱鬧,沒想到這個拉麵展真的非常豐富,不用對拉麵有多深的了解,只要對拉麵稍微有點興趣的人,我相信都可以在此體驗出樂趣。喔!除了拉麵之外,其實展場還有個小舞台,有些地方小偶像團體會在這裡表演,還有握手會與周邊展售,真的是一個很有趣的場子。
最後放上三次來拉麵展的買票人潮比較,就知道差別有多大了。
這裡是官網資料,可以知道這兩幕分別有哪些日本各地的拉麵店參與。
第一次是我和博士生剛從沖繩回到東京的第二天,而且是個陰雨的禮拜一,去到現場雖然不至於要排隊,但還是不少人,而且不只是我們想像中的拉麵狂、拉麵癡而已,還有不少年輕女生或 OL,也有像是年輕大學生的一群人結伴一起來。
我們這次鎖定了海鮮主題與鴨肉主題的拉麵,畢竟要在有限的食量之內,品嚐最有興趣的拉麵。我們估計大概兩人分食四碗拉麵大概就差不多了,年紀大了,很難吃太多,硬吃多也只會樂極生悲(這就是年紀的烙印)。
上面照片中的四攤拉麵分別是(從左上、右上、左下到右下)「來自千葉的魂麵與ら~麵 あけどや」、「來自新潟的麵家太威」、「來自京都的拳ラーメン」以及「えびそば えび助」。而照片中的四碗拉麵則分別是(同樣順序)「鴨高湯餛飩拉麵」、「極上淡麗貝高湯潮拉麵」、「京鴨紅喉魚干高湯拉麵」和「豬背脂蝦高湯醬油拉麵」。
我和博士生慢慢分食了四碗拉麵之後,一致最推的是鴨高湯餛飩拉麵,雖然餛飩並不好吃,但湯頭、麵條和鴨肉叉燒都實在太棒了,足以打敗後來吃的三碗。我們認定的第二名是另一碗鴨拉麵「京鴨紅喉魚干高湯拉麵」,來自京都的拉麵果然在配色和擺盤上比較厲害,實際吃起來也真的很不錯,湯頭因為京鴨與高級的紅喉魚為基底的確很好,麵條與湯頭的搭配也很好,不過可惜叉燒比較普通。而排在第三名的是「極上淡麗貝高湯潮拉麵」,以貝類為主打的湯頭的確很特別,但一些小細節沒照顧好的話反而讓整體評價降低,譬如說海瓜子的殼會碎裂而跑到湯頭裡,造成喝湯時得小心碎殼。被我們排在最後的「豬背脂蝦高湯醬油拉麵」,則是因為甲殼類高湯如果沒處理好會帶有一種類似蝦膏的腥味,而這方面我們吃起來的確覺得可以更好。
第二次我是和正在東京唸書的朋友一起來,這次已經是第二幕的拉麵參展內容了。那是個風和日麗的禮拜六,結果到了現場果然人超級多,除了買票要排隊之外,每攤拉麵的排隊時間都是十分鐘以上,人氣比較旺的拉麵攤甚至要排上半小時。
這次因為和朋友一起來,無法用共食的方式多方嘗試,於是在各吃兩碗的情況下,我選擇了來自富山的兩家拉麵店「富山ブラック麵家ろは」與「麵バルプライド」合作的「復活!富山ブラック/富山灣スペツルヤら─めん」拉麵(照片左上與右上)。第二碗則是來自埼玉「寿製麵 よしかわ」所做的「黃金の煮干しわんたんめん 白醬油」拉麵(照片左下與右下)。
這個富山黑醬油拉麵不負我期待,簡單而暴力,味道並不複雜但強烈,香氣濃口味重。其實會選擇這攤拉麵完全是一種懷念。好幾年前和博士生第一次到京都玩,我在京都車站的拉麵小路就吃過一次富山黑醬油拉麵並且有了好感,這次的重逢就當作是命運的巧合。
至於第二碗來自的埼玉白醬油拉麵,就是個地雷了。麵條採用高含水率的麵條,湯頭不容易吸入,而湯頭也不是濃厚系的,吃麵時無法把湯頭的味道好好帶入口中。豬肉叉燒處理得也不好,不僅叉燒有肉腥味,還讓腥味跑到湯中,破壞整個已經不強的煮干湯頭。最後最讓人失望的就是湯頭了,號稱煮干的湯頭,但沒有相對該有的鮮味,反而在平淡之中留下沒處理好的叉燒肉腥味!
隔天,博士生和我再闖一趟,她還是想嚐嚐第二幕的拉麵,這也是我的第三次。因為我和她都沒很餓,所以決定共食兩碗即可。
我們這回選的兩家則是:「MENSHO」拉麵店的「岩手がもの塩中華そば」以及「麵処 若武者」拉麵店的「極上六大福島雞白湯~令和元年『雅』バ─ジヨソ~」(照片的左上右上及左下右下)。
這次的兩碗都非常好吃,第一碗也是前一天我朋友點的第二碗,當時他讚不絕口。這次換博士生點來吃,我們都非常喜歡,無論湯頭、麵條還是叉燒都很不錯,要說唯一缺點的話,就實在是太油了些,即使拉麵給了一小片檸檬去膩,效果還是有限,難以喝完整碗湯。
第二碗是主打以六種福島產的放養雞為湯頭的雞白湯拉麵,不得不說湯頭真的非常非常濃郁好喝,雞湯濃到呈乳白色,已超越一般對清澈雞湯的想像,這湯頭是超過經驗不止十倍的雞湯香氣與口感,再加上豪氣的蝦仁與豬肉叉燒配料,而我們又另外加了五百日元包含鴨肉叉燒、香米、雞肉丸子和半熟蛋等加值配料,根本是個豪華全餐。
第二碗拉麵讓我和博士生都非常滿意,抱著心滿意足的心情結束這次拉麵展的探險。來東京這麼多次,這是第一次時間剛好可以配合而來拉麵展湊熱鬧,沒想到這個拉麵展真的非常豐富,不用對拉麵有多深的了解,只要對拉麵稍微有點興趣的人,我相信都可以在此體驗出樂趣。喔!除了拉麵之外,其實展場還有個小舞台,有些地方小偶像團體會在這裡表演,還有握手會與周邊展售,真的是一個很有趣的場子。
最後放上三次來拉麵展的買票人潮比較,就知道差別有多大了。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