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原本預期剛到日本的今天會很累,所以行程只安排了宇治。
博士生熱愛抹茶和逛廟,宇治真的非常適合她,真是難為她沒把宇治排在我們第一次來京都時的行程裡。五月天的京都溫差真大,昨晚剛到時還覺得涼意很深,今天立刻讓我們感受到白天太陽的熱情,雖然最高溫也才 22 度,但總覺得有點燥熱(完全不敢想像回台灣要怎麼辦)。
從觀光地圖上來看,宇治還滿多景點的,但博士生的目標只有茶資料室和平等院。宇治從室町時代就是著名的產茶區,在平等院表參道上也有一些茶舖號稱是德川幕府時代的御用茶師。茶資料室其實也是一家名為上林三入的御用茶坊所設立,內容展品多為他們自家相關的製茶器具與歷史文物,像是一封由伊達政宗寫來的感謝信(好像類似表達茶很好之類的)。
博士生熱愛抹茶和逛廟,宇治真的非常適合她,真是難為她沒把宇治排在我們第一次來京都時的行程裡。五月天的京都溫差真大,昨晚剛到時還覺得涼意很深,今天立刻讓我們感受到白天太陽的熱情,雖然最高溫也才 22 度,但總覺得有點燥熱(完全不敢想像回台灣要怎麼辦)。
從觀光地圖上來看,宇治還滿多景點的,但博士生的目標只有茶資料室和平等院。宇治從室町時代就是著名的產茶區,在平等院表參道上也有一些茶舖號稱是德川幕府時代的御用茶師。茶資料室其實也是一家名為上林三入的御用茶坊所設立,內容展品多為他們自家相關的製茶器具與歷史文物,像是一封由伊達政宗寫來的感謝信(好像類似表達茶很好之類的)。
茶資料室展示之一
當然作為來到宇治的觀光客,品嘗一下抹茶、煎茶與茶點的組合幾乎是義務啊。
至於平等院,沒來過之前還不知道這竟是世界遺產,而且是日圓中 10 元硬幣上的圖案,以外觀來說或許比不上許多其他更獨特的神社,但作為一個日本歷史中佛教興盛時代的代表,在文化意義可能更有其地位。
離開平等院之後,我們去宇治市營茶室「對鳳庵」(名為對鳳庵是因為正對著平等院鳳凰堂)喝茶順便觀賞茶道,這是個由宇治各門派茶道師傅輪流駐點示範茶道給觀光客看的地方,可惜缺乏講解,看不懂茶道師傅的各種手勢用意。(不過當然也可能因為講解太花時間吧)
離開對鳳庵之後,在附近發現一家小店竟然在賣抹茶生啤酒,基於好奇心進去瞧瞧。這家僅僅只有兩張桌子八個位子的小店只有我和博士生兩個客人,賣的商品除了抹茶生啤酒之外大多和其他店家差不多,而抹茶生啤酒喝起來雖然特別,但其實就像在台灣手搖攤喝過綠茶海尼根一樣,獨特但不是特別好喝。
結束宇治的行程之後,今天的既定行程就只剩下以雞湯頭為主打的龍旗信拉麵,據說這家拉麵在 Tabelog 上的評比和昨天吃的豬一很接近,以吃過的感覺來說也的確差不多。龍旗信的湯頭較為強烈,可能和較多的香料有關,但吃到最後會有「過於強烈」的感覺而無法把湯喝完。不過雞肉叉燒是一絕,在這方面絕對是勝過昨天的豬一拉麵,或許應該找機會再去試過豬一的和牛拉麵或蛤蠣拉麵才能比較公允吧。
這是我點的雞肉蔥拉麵
這是博士生點的沾麵
今天的最後,就在博士生的昏睡中度過,她或許是因為時差還在調整中,從下午昏睡到晚上,原訂的再訪噴火蔥拉麵也只能先延後了。
留言
張貼留言